Menu

衛教專區

衛教專區

「玩」出好能力~遊戲對兒童發展很重要!


  • 作者:安南醫院復健科林芳嫻醫師
  • 出處:本篇文章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
  • 刊登日期:2022/06/21

遊戲不僅是轉化心情的良藥,在兒童復健治療的領域中,遊戲治療也是重要的環節之一,可刺激孩子的動作發展、認知功能、情緒控制及社交能力等。

前陣子有部熱門影集叫做魷魚遊戲,新穎的創意發想和對人性的細膩刻畫,加上許多成功要素,使得明明是成人觀眾為主的戲劇,但在許多國小學童間也成為相當流行的話題。暫不論所謂影視分級和後續的議題,這確實帶起了一股韓國童年遊戲的懷舊風潮。

遊戲還可以是轉化心情的良藥,最近念了一本繪本「勇敢的獅子兄弟」,裡面的哥哥重病住院,弟弟用遊戲的視角,把醫院變成了熱帶橘色的草原,生病的哥哥和他,沒有改變,他們仍是兩隻勇敢的獅子,並肩作戰。重病的生活變成他們的冒險之旅。

而在兒童復健治療的領域,遊戲的帶領與介入更是重要的環節。藉以刺激孩子的動作發展、認知功能、情緒控制及社交能力等等。從一般孩子的發展學習到有早療需求的孩子,遊戲對他們都是不可或缺的。

遊戲的類型與意義

遊戲有哪些類型又有什麼意義?這是可以討論許久的話題。常常聽到的理論,有的來自知名學者皮亞傑(Piaget),認為遊戲反映出兒童發展的層次,或史密蘭斯基(Smilansky),認為遊戲類似鷹架,可以讓兒童在現有能力上沿此發展。以下提供皮亞傑的一些理論,和實際常見現象與大家分享:

  • 0~2歲:常見「練習遊戲」,可以說是最早的遊戲,身為大人,我們見到的是嬰幼兒沒有目的的重複某動作,比如一直把東西丟到地上,有時可能會令人惱怒,覺得孩子為何講不聽一直丟東西,讓我們撿的好辛苦啊!殊不知其實這代表粗動作的練習,孩子正在用感官探索這個世界,其他例如玩手,玩腳,用口水吹泡泡也都很常見。大人覺得毫無意義的行為,卻是孩子與這世界連結的一大步。
  • 約2~6歲:常見「象徵遊戲」,在想像的情境中,假裝成想像中的人或物,這是一種想像力的表現。扮演的過程中是一種情緒的抒發,可以解決心理的衝突。隨著扮演主題的擴大,可以發現孩子對世界的認識越來越豐富,一開始可能只模仿家人或老師,接著可能是公主或超人。而且一開始需要借助物品,例如要茶杯茶壺喝下午茶,用大紙箱當車子或露營帳篷,用玩具假裝生病打針,但後來慢慢單純靠語言就可以想像人物和情節,也可以發現孩子抽象思考能力的成熟。
  • 約7~11歲:常見「規則遊戲」,有規則和目的的遊戲,規則可能更複雜,需要相當的理解能力和合作的意願,可能參與的人數更多,有更多更長時間合作的機會,這是社會規範的學習,社交經驗的增進,此時的孩子邏輯組織能力又比之前更好,例如:一二三木頭人或鬼抓人。

    (↑表格出自《幼兒發展與輔導》一書。台灣兒童復健醫學會整理)

遊戲與「兒童發展」的關係

  1. 促進認知發展
    遊戲可以促進孩子的「認知發展」,例如假裝/角色扮演遊戲,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扮家家酒,兩歲多以後開始發展,這是一種想像力的表現,有的也稱這類為「象徵遊戲」。扮家家酒其實可以促進空間/時間的概念發展(例如爸爸下班了-時間概念,這裡是蛋糕店-空間概念),當然扮家家酒也在練習人際的互動。
    另外解決問題的能力:拼圖會用到聚斂性思考(convergent)的能力,而一些創意創作則需擴散思考(divergent)的能力。遊戲能充當鷹架,從實際發展出發,延伸到後續的潛能發展。
  2. 增進語言運用能力
    許多遊戲中,會用到大量的語言或是更高層次的意象,在接收和輸出部分都有很大的需求和使用,也就是語言中「理解」和「表達」兩個部分。
    在遊戲中孩子可以模仿成人的詞彙,從狀聲詞、單辭到短句的仿說。在遊戲的歡樂氣氛下,都容易讓孩子不自覺跟著發出聲音,是很好的語言學習動機。更有甚者,規則較為複雜的,比如詞語接龍,編故事……都是更進階的語文能力應用。
  3. 提升動作發展和感覺統合能力
    各式各樣的遊戲,有很多對孩子的動作發展和感覺統合,都是很棒的發展媒介:
    • 2歲以前的「練習遊戲」,乍看只是無目的的反覆同樣動作,其實都是在以感官探索世界,熟悉自己的身體和這個環境。
    • 夜市的套圈圈,其實要有不錯的空間距離感,投擲也考驗手部的力氣和精準的方向控制。
    • 一二三木頭人,需要跑步的速度,聽到指令後停下來則是衝動控制。
    • 樂高積木需要手部的精細動作,用力扣上/拆開,把腦中的想像成品化為現實,需要執行力,工作記憶。
    • 以前曾經風靡的「威利在哪裡」,需要視覺搜尋的能力和耐心,視、知覺。
    • 盪鞦韆的空間轉換,前後高低不同平面的變換,可以刺激前庭覺。
回列表頁